•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探国际教育之未来秘境!数十位大咖用“四观”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探国际教育之未来秘境!数十位大咖用“四观”...
  • 稻田里的思政课...
  •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与平顶山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
  • 扎西的上学路...
  • 2020年度口碑影响力高考升学规划机构获奖名单...
  • 教育部:全力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安全...
  • 如何度过留学适应期 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 @高考生 2021体育单招有调整!这些方面与你有关...
  • 图文:《未来教育家》杂志执行总编辑吴盈盈出...
  • 哈工大回应“感恩节宿管送糖果遭学生威胁举报...
  • 美世教育乔美华:拥抱变化 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
  • 牛津词典公布2020年年度词汇 新冠肺炎、封锁等上...
  • 有力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十三五”...
  • 2020新浪教育盛典访谈:贪心科技 周景阳...
  • 2020新浪教育盛典访谈: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刘...
  • 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首页 > 全面教育

探国际教育之未来秘境!数十位大咖用“四观”

发布日期:2020-12-02 08:53:12

  2020年注定是被教育行业铭记的一年。面对托福、雅思、GRE、GMAT在中国大陆考区全面停考……疫情给国际教育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这让所有从业者开始重新思考国际教育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也开始重新谋划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升级之路。

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年度国际教育峰会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年度国际教育峰会

  11月26日,由新浪教育联合博辞教育主办的“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年度国际教育峰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论坛以“变局·共生——构建国际教育共同体”为主题,力邀国际、教育领域大咖和知名国际学校校长,他们用深刻的思考、碰撞和互动赋予行业启迪,助力未来培养更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世界格局胸怀、国际理解力的精英人才。

  全局观:“中国国际学校”是时候应对身份危机了

  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推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吸引力愈发凸显,通过出国留学获取知识经验或移民海外成为提升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热门渠道。根据UIS。 Education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全球出国留学人数一直呈增长态势。在众多留学目的国中,北美和西欧国家对国际学生最具有吸引力,2017年北美和西欧国家入境学生人数达276.59万人。

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现场主题演讲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现场主题演讲

  “如今,尽管国际学校仍然在满足国际移民随迁子女的需求,但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已经成为主要生源。”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分享,全球(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国际学校中80%的学生为计划出国的本地学生,而在30年前,国际学校80%的学生是国际移民随迁子女。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国际学校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分布从点到面、办学主体从外国使领馆到民间资本、招生对象从外籍人员子女到全部国人的多维度转变,形成了今天综合多元的竞争与发展局面。中国国际学校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教育产物。

  但在苗绿看来,中国国际学校成长到今天,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大部分国人仍将中国国际学校简单地看作学生出国留学甚至是逃避高考的跳板,或是一种抗风险能力强、值得投资的产业,忽视了其在国际人才培养和吸引中的战略地位;二是受国家政策和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国国际学校正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

  面对“中国国际学校”的身份危机,是时候要“正名”了。苗绿强调中国国际学校有三大功能:一是聚天下英才的黏合剂。中国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最早在中国主流城市开始吸引国际品牌学校到中国建国际学校,为吸引国际化人才营造磁石效应。二是全球人才环流的助推器,全球人才不仅是为本地培养所用,也为全球所用,真正为全球理念所用的人才。三是国际人才培养的实验区,中国各地国际学校逐渐在培养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并提出了各种各样国际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要如何重新定义“中国国际学校”?苗绿认为关键要把握“课程体系特点”和“学生出口特点”两点。在课程体系特点方面,建议从以往的以引进西方课程为主干的课程架构,逐渐过渡到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融合式”体系。在学生出口特点方面,毕业生最终以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为主要出口,或以来华留学生身份入读中国高校。

  此外,站在培养国际人才和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她建议国际学校要进一步开发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课程体系。建议在加强教材审查的同时,与国内外出版机构合作,引进部分经审查改版后的境外教材。同时,组织国内外学者、专家、一线教师编写本土教材。

  建议同时考虑高考和出国留学两个学生出口,使学生不管以哪种升学方向,都能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国际化的视野和优秀的外语能力。这样的形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双保险,在出国留学上做到进退自如,也能让国际学校自身发展更加安全。

  教育观: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人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教学方式、管理方式、授课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们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在本土落地的成果。而国际化教育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原北京四中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现场主题演讲原北京四中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现场主题演讲

  原北京四中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认为,“国际化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包容开放胸怀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能力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20年、30年以后孩子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工作、未来世界变化的总的趋势。所以国际教育不能局限于现有的1000多所学校,甚至中国今天所有的学校都应该开展国际化的教育,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人才。

  “国际教育”或“国际化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国际化教育不应仅是出国留学教育,国际化教育也不应仅是引进国外课程,国际化教育是立足民族文化本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包容开放胸怀的人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能力的教育。

  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向全人类贡献不同内涵和不同形态的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通,形成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意识与行为准则;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应形成人类发展的共同愿景,并为建设共有的美好星球主动承担责任,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才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观:后疫情时代,开创国际教育行业新格局

  上半年疫情的爆发,将在线教育推上风口。线上教学灵活方便、新奇有趣的授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一些家长也开始对线上教学的课程质量产生顾虑和质疑。似乎在线教育的广阔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开拓。

原圆桌论坛一

  科技创新面前,国际教育机构该如何是好?金吉列留学董事长朱燕民看到了技术进步给人的生活、学习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从公司实践的结果看,通过互联网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方式,公司实现了向全国2000多个城市延伸的目标。而从调研情况看,金吉列70%到85%的学生都是有语言培训需求的。因此通过跟线下600多个合作伙伴以及国际学校的合作,迅速丰富了金吉列线上平台。帮助学生无缝对接各类机构、学校老师,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进行最好的选择,降低成本。

  “技术是一种学习的增强,在在线学习时代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技术变得更加有效,可以使教师更高效地记录学生发展的一切,使教师有更多教育机会。”在北京京西学校校长 Dr。 Marta Medved Krajnovic看来,“不管我们使用线上还是线下的教学方式,好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

  但教育从业者有两件事要扪心自问,第一,我们的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才能在生活中和全球化的世界里取得成功?他们离开学校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理解力和竞争能力?第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后疫情时代,博实乐教育控股董事会执行副主席何军立则认为“科技的运用会更加充分。”疫情倒逼国际机构迅速地做了线上尝试,也会促进一些应用和创新。未来,随着全球化的合作增多,在线化是必须的。

  关于未来,北京哈罗英国学校中方校长赵新认为,“国际教育是全球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未来国际教育一体化的趋势会越来越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中国的教育也有一个溢出效应,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引进国外教育,还有输出,这是疫情带给中国国际教育的新机遇。

  未来观:把握时代脉搏,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站在国际教育发展的十字路口,国际教育人该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圆桌论坛二圆桌论坛二

  “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是要炼好内功,之后才是拥抱科技、拥抱未来。”在君诚学校总校长陈晓民看到了在线教育核心是一个学校能不能把科技的东西用好,而在这方面君诚学校早有准备,也将继续打造科技领先的办学特色。

  “拥抱变化、科学决策、完美执行”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创始人卢振虎用了三个短语来概括。 在他看来,关于学校的管理变化与挑战是永恒的话题,作为管理者只有以一个乐观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变化,才能握住时代的脉搏。

  握住时代的脉搏的学校,核心是要培养同样能把握时代机遇的孩子们。中瑞君华国际教育总校长、北京大学井冈山实验学校董事翟亿珍认为,“当下人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学生具有全球胜任力。”该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拥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重要话题。

  美世教育联合创始人、美世教育集团COO乔美华站在升学发展的实际需求探索着。他们会帮助硕士研究生做职前教育,在就业之前他应该怎么去“丰富”他的简历等;也会帮助低龄学生做一些提升综合素质的项目。

  北京市中芯学校执行校董周宪明认为,“关键是课程一定要本土化。”什么是本土化?就是要让课程可以真正落地的,不是引进山寨的。国际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碰撞与融入的过程,一定要有教育的良性碰撞,这个是精髓。

  回归全球胜任力本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曹文认为,有全球胜任力的孩子能够真正知道自己的梦想,真心喜欢自己的选择,真情分享自己的所有和真诚坚守自己的信仰。而贯彻每一天教学中的“四真”教育,能够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成长中得到充分释放,这样才能赋予孩子全球胜任力。

  或许,没有人能准确预知更长远的教育未来,但是今天的每一步都在塑造未来。于教育者是这样,于学校是这样,于新浪教育同样是这样。

  赋能国际教育行业和家长,新浪教育一直在行动。

新浪文教中心总监梁莹新浪文教中心总监梁莹现场致辞

  2020年上半年,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新浪第一时间推出了各类服务家长和学生的公益课程服务平台,收录了200多家机构课程,同时推出了国际学校抗疫最新动态专题,以及留学行业专题等等。

  为满足学生和家长在线择校的需求,推出了新芽计划、云择校--国际学校在线开放日、国际学校在线招生说明会等线上策划和产品助力学校招生和品牌曝光;近期举办的第7届“新浪2020秋冬国际学校巡展”共有200余家学校和机构参展,现场有超过3000人到场咨询,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高度认可。

  关于未来,新浪文教中心总监梁莹表示,“2021年,新浪教育会继续深耕国际教育领域,联合新浪地方站在B端发力深入下沉市场,打造更为精准的品牌宣传及招生咨询平台,也会推出更多赋能行业的深度交流活动。”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